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 | 企业风采

特·头条 | 传世特香,弥漫芬芳

来源: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2021-01-13 17:38 作者:佚名 编辑:小琪

今天就跟随特哥的脚步穿越时空,揭开四特酒传世之香的面纱,探索其特香神韵何以能发扬光大。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不平凡的2020年里,四特酒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特香的内在潜力。回顾2020年,四特酒以品质做保障,用产品说话,将品牌传播触达全国。面对经济大环境的考验、行业的竞争和洗牌,四特酒低调内敛,却创造了不俗的成绩。究其原因,与其内孕匠心,将传统酿艺和中国哲学融会贯通密不可分。它向世界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特香白酒的魅力,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今天就跟随特哥的脚步穿越时空,揭开四特酒传世之香的面纱,探索其特香神韵何以能发扬光大。



中国白酒历史源远流长,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入到中国的民族风俗、礼仪、文学、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武术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中国文化——酒文化。

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吴王”寻访先祖遗迹,得“仪狄酿酒图谱”,在樟树依图取阁皂山九龙泉水和当地优质稻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方才酿出一斗甘醇美酒。这就是后来的四特美酒。自“仪狄”在酿造出人类历史第一酒开始,樟树5000年的酿酒历史一直从未间断。同样是在樟树,三国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来到阁皂山悟道修真。随后,他的弟子在阁皂山布道炼丹、种药行医,阁皂山也由此成为道徒的“圣地”。

悠久的酿酒历史加上阁皂山这座道教名山的浸染,四特酒经千年历练,自然凝聚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香文化,并在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中成为了一抹耀眼的星光。

众所周知,中国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鲁迅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道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自然无为。它们崇尚自然,追求朴素清雅的生活,因此,这里的匠人们也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融进四特酒文化中。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众妙的产生源于“道”,也因为“道”造就了万物。在道家圣地诞生的四特酒,其美妙之处自然也不言而喻。

四特酒孕育于阁皂山下,集天地之灵气酿造而成。酿酒原料汇聚于此,从粮食的蒸煮、晾晒,到酒醅的发酵、蒸馏,再到酒体的勾调、陈酿,无不依赖当地的地理、气候、光照、水源、微生物等。正是基于此,四特酒作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中国道家思想的浸润下生生不息地发展,并不断散发着特殊的特香韵味。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老子认为,高善行应该是像水一样柔和包容。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有所作为但不与世人争夺利益。自然的规律是让万物得到好处, 而无所伤害。“不争”不仅是水的本性特点, 也形象地表达了道家之“道”的深刻意蕴。事实上,在四特酒酿造的过程中同样遵循着这一哲学思想,即在“为而不争”中成就自身。为而不争实际解决的是“过”和“不及”的问题,即在酿造过程中把握好“度”便是为而不争的好体现。

“度”的把握有效保证了四特酒酒体的协调和美。从对“度”的把控,到实现最终的“和”是对四特匠人们严苛的要求。多年来,四特酒的酿造技艺也一直蕴含着“和”的思想内涵。

酿造车间工人必须对环境的卫生条件加以控制,减少有害微生物,但同时又要创造适宜酿酒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酿酒工人要把握好温度、酒的度数以及质量;品酒师要寻找恰当的度让香与味达到平衡……可见,四特酒的酿造过程无不透露着中国道家哲学的有无相生,阴阳辩证,遵循着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吸收阳光雨露的酿酒原料在红褚条石垒起的酒窖中发酵,是“阴”“阳”的调和;工匠们利用勾调技艺实现酒体好口感,上千种微量元素均衡平和;倡导生态酿酒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四特酒与自然、社会与生态间的和谐。对四特酒来说,四特的“和”是一种包容,遵循“源于自然,回归自然”,而这种自然之美正是四特酒传世芬芳的奥秘所在。

联系电话:0311-89105606 联系传真:0311-89105678 E-mail:foodszs@foodszs.com
版权所有:食品招商网 河北华糖云商营销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1621号 冀icp备15014280号-5 经营许可证编号 冀B2-20190187